岐伯對曰:肺主身之皮毛,心主身之血脈,肝主身之筋膜,脾主身之肌肉,腎主身之骨髓。
心氣熱,則下脈厥而上,上則下脈虛,虛則生脈痿,樞析挈,脛縱而不任地也。
岐伯曰:肺者臟之長也,為心之蓋也,有所失亡,所求不得,則發肺嗚,嗚則肺熱葉焦,故曰:五臟因肺熱葉焦,發為痿躄,此之謂也。
悲哀太甚,則胞絡絕,胞絡絕,則陽氣內動,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。故本病曰:大經空虛,發為肌痹,傳為脈痿。
思想無窮,所願不得,意淫於外,入房太甚,宗筋弛縱,發為筋痿,及為白淫。故下經曰: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。
有漸於濕,以水為事,若有所留,居處相濕,肌肉濡漬,痹而不仁,發為肉痿。故下經曰:肉痿者,得之濕地也。
有所遠行勞倦,逢大熱而渴,渴則陽氣內伐,內伐則熱合於腎,腎者水臟也;今水不勝火,則骨枯而髓虛。故足不任身,發為骨痿。故下經曰:骨痿者,生於大熱也。
岐伯曰:肺熱者色白而毛敗;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;肝熱者色蒼而爪枯;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;腎熱者色黑而齒槁。
岐伯曰:各補其滎而通其俞,調其虛實,和其逆順,筋脈骨肉,各以其時受月,則病已矣。
③樞折挈:樞,指關節;折,指斷;挈,提舉的意思;樞折挈,形容關節遲緩,不能做提舉活動,像是樞軸折斷不能活動的樣子。
⑧各以其時受月:都各在其當旺的月份進行治療。按張志聰說法,正月、二月,人氣在肝;三月、四月,人氣在脾;五月、六月,人氣在頭;七月、八月,人氣在肺;九月、十月,人氣在心;十一月、十二月,人氣在腎。
黃帝問道:怎樣治療呢?岐伯說:調補各經的滎穴,疏通各經的輸穴,以調機體之虛實和氣血之逆順;無論筋脈骨肉的病變,只要在其所合之臟當旺的月份進行治療,病就會痊癒。黃帝道:很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