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帝問曰:五運更治,上應天期,陰陽往複,寒暑迎隨,真邪相薄,內外分離,六經波盪,五氣傾移,太過不及,專勝兼并,願言其始,而有常名,可得聞乎?
岐伯稽首再拜對曰:昭乎哉問也!是明道也。此上帝所貴,先師傳之,臣雖不敏,往聞其旨。
帝曰:余聞得其人不教,是謂失道,傳非其人,慢泄天寶。余誠菲德,未足以受至道;然而眾子哀其不終,願夫子保於無窮,流於無極,余司其事,則而行之,奈何?
岐伯曰:請遂言之也。上經曰:夫道者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長久,此之謂也。
岐伯曰:本氣位也。位天者,天文也。地位者,地理也。通於人氣之變化者,人事也。故太過者先天,不及者後天,所謂治化而人應之也。
岐伯曰:悉哉問也?木不及,春有鳴條律暢之化,則秋有霧露清涼之政。春有慘凄殘賤之勝,則夏有炎暑燔爍之復。其眚東,其臟肝,其病內舍胠脅,外在關節。
火不及,夏有炳明光顯之化,則冬有嚴肅霜寒之政。夏有慘凄凝冽之勝,則不時有埃昏大雨之復。其眚南,其髒心,其病內舍膺脅,外在經絡。
土不及,四維有埃雲潤澤之化,則春有鳴條鼓拆之政。四維發振拉飄騰之變,則秋有肅殺霖霪之復。其眚四維,其臟脾,其病內舍心腹,外在肌肉四肢。
金不及,夏有光顯鬱蒸之令,則冬有嚴凝整肅之應,夏有炎爍燔燎之變,則秋有冰雹霜雪之復。其眚西,其臟肺,其病內舍膺脅肩背,外在皮毛。
水不及,四維有湍潤埃雲之化,則不時有和風生髮之應。四維發埃昏驟注之變,則不時有飄蕩振拉之復。其眚北,其臟腎,其病內舍腰脊骨髓,外在溪谷踹膝。
夫五運之政,猶權衡也,高者抑之,下者舉之,化者應之,變者復之,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,氣之常也,失常則天地四塞矣。故曰天地之動靜,神明為之紀,陰陽之往複,寒暑彰其兆,此之謂也。
帝曰:夫子之言五氣之變,四時之應,可謂悉矣,夫氣之動亂,觸遇而作,發無常會,卒然災合,何以期之?
岐伯曰:東方生風,風生木,其德敷和,其化生榮,其政舒啟,其令風,其變振發,其災散落。
南方生熱,熱生火,其德彰顯,其化蕃茂,其政明耀,其令熱,其變銷爍,其災燔?。
中央生濕,濕生土,其德溽蒸,其化豐備,其政安靜,其令濕,其變驟注,其災霖潰。
西方生燥,燥生金,其德清潔,其化緊斂,其政勁切,其令燥,其變肅殺,其災蒼隕。
北方生寒,寒生水,其德凄滄,其化清謐,其政凝肅,其令寒,其變慄冽,其災冰雪霜雹。
是以察其動色,有德,有化、有政、有令、有變、有災,而物由之,而人應之也。
帝曰:夫子之言歲候不及,其太過而上應五星,今夫德化政令災眚變易非常而有也,卒然而動,其亦為之變乎?
岐伯曰:承天而行之,故無妄動,無不應也。卒然而動者,氣之交變也,其不應焉。故曰應常不應卒,此之謂也。
芒而大,倍常之一,其化甚,大常之二,其眚即也;小常之一,其化減;小常之二,是謂臨視,省下之過與其德也,德者福之,過者伐之。
是以象之見也,高而遠則小,下而近則大,故大則喜怒邇,小則禍福遠。
肖者瞿瞿,莫知其妙,閔閔之當,孰者為良,妄行無征,示畏侯王。
岐伯曰:亦各從其化也,故時至有盛衰,凌犯有逆順,留守有多少,形見有善惡,宿屬有勝負,征應有吉凶矣。
岐伯曰:有喜有怒,有憂有喪,有澤有燥,此象之常也,必謹察之。
岐伯曰:夫德化政令災變,不能相加也;勝負盛衰,不能相多也;往來小大,不能相過也;用之升降,不能相無也;各從其動而復之耳。
岐伯曰:德化者,氣之祥;政令者,氣之章;變易者,復之紀;災眚者,傷之始;氣相勝者和,不相勝者病;重感於邪則甚也。
①專勝兼并:一氣獨盛,叫做「專勝」,專勝為太過。二氣相兼稱為「兼并」,並有吞併侵佔的意思,兼并為不及。例如木氣太過,則乘土侮金,是「專勝」,反之,如果木氣不及,則受土侮金乘,是「兼并」。
④治化而人應之:治化,指六氣的變化,六氣的變化會影響五運,五運主人氣的變化,所以人應之。如四時之氣,先天時而至及後天時而至,就是歲運的變化,與人的氣血運行、病治安危都有息息相應的關係。
復:抑製得太過,必然有反應,古人稱為「復」,有報復的意思,自為母而報復。這裡金氣抑木,而木生火,火為木之子,起而報復,反應是「炎暑流火」。
髖髀如別:別,分離的意思;髖髀如別,是指髖骨與股部好像裂開一樣,不能自由活動。
畏星:指被克的星。如木運太過,土星就是畏星;土運太過,則水星變為畏星。
火運不及的夏天,有顯明的和氣,那麼冬天就有嚴肅霜寒的正常氣候;如果夏天反見凄慘寒冷的氣象,那麼就會常常有塵埃昏蒙和大雨的情況。它的災害,往往發生在南方,在人體應在心臟,其發病部位,內在胸脅,外在經絡。
黃帝又道:五星是怎樣與歲運相應的呢?岐伯說:那就是各從其天運之氣。
黃帝道:五星在災害方面的徵驗怎樣?岐伯說:也是各從歲運的氣化而有所不同。所以歲時的更至有盛有衰,運星的侵犯有逆有順,星的留守日期有長有短,星的呈象中是有好有壞,星宿所屬有勝有負,徵驗的反應有吉有凶。
黃帝道:星象的好壞怎樣?岐伯說:五星呈象中是有喜、怒、憂、喪、澤、燥的不同,這是星象變化時常呈現的,應該審慎觀察。
黃帝道:星的喜、怒、憂、喪、澤、燥六種現象,在它所居地位的高低有什麼不同嗎?岐伯說:星象雖然可看出高低的不同,但在應驗上卻是相同的,所以應在人身方面也是相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