岐伯曰:是人者陰氣虛,陽氣盛,四肢者陽也,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,少水不能滅盛火,而陽獨治。獨治者不能生長也,獨勝而止耳。逢風而如炙如火者,是人當肉爍也。
帝曰:人有身寒,陽火不能熱,厚衣不能溫,然不凍栗,是為何病?
岐伯曰:榮氣虛,衛氣實也,榮氣虛則不仁,衛氣虛則不用,榮衛俱虛,則不仁且不用,肉如故也。人與志不相有,曰死。
帝曰: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,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,有起居如故息有音者,有得臥行而喘者,有不得得臥不能行而喘者,有不得臥臥而喘者,皆何臟使然?願聞其故。
岐伯曰:不得臥而息有音者,是陽明之逆也,足三陽者下行,今逆而上行,故息有音也。陽明者,胃脈也,胃者,六腑之海,其氣亦下行。陽明逆,不得從其道?故不得臥也。下經曰:胃不和,則臥不安,此之謂也。
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,此肺之絡脈逆也,絡脈不得隨經上下,故留經而不行,絡脈之病人也微,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。
夫不得臥,臥則喘者,是水氣之客也。夫水者,循津液而流也,腎者水臟主津液,主臥與喘也。
黃帝道:有的病人,四肢發熱,遇到風寒,熱得更加厲害,如同炙於火上一般,這是什麼原因呢?
黃帝說:有的人穿的衣服並不單薄,也沒有為寒邪所中,卻總覺得寒氣從內而生,這是什麼原因呢?
岐伯說:是由於這種人多痹氣,陽氣少而陰氣多,所以經常感覺身體發冷,象從冷水中出來一樣。
黃帝說:有的人四肢發熱,一遇到風寒,便覺得身如熱火熏炙一樣,這是什麼原因呢?
岐伯曰:是人者陰氣虛,陽氣盛,四肢者陽也,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,少水不能滅盛火,而陽獨治。獨治者不能生長也,獨勝而止耳。逢風而如炙如火者,是人當肉爍也。
帝曰:人有身寒,陽火不能熱,厚衣不能溫,然不凍栗,是為何病?
黃帝說:有的人身體寒涼,雖進湯火不能使之熱,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之溫,但卻不惡寒戰慄,這是什麼病呢?
黃帝說:有的人皮肉麻木沉重,雖穿上棉衣,仍然如故,這是什麼病呢?
岐伯曰:榮氣虛,衛氣實也,榮氣虛則不仁,衛氣虛則不用,榮衛俱虛,則不仁且不用,肉如故也。人與志不相有,曰死。
岐伯說:這是由於營氣虛而衛氣實所致。營氣虛弱則皮肉麻木不仁,衛氣虛弱,則肢體不能舉動,營氣和衛氣俱虛,則既麻木不仁,又不能舉動,所以皮肉更加麻木沉重。若人的形體與內臟的神志不能相互為用,就要死亡。
帝曰:人有逆氣不得臥而息有音者,有不得臥而息無音者,有起居如故息有音者,有得臥行而喘者,有不得得臥不能行而喘者,有不得臥臥而喘者,皆何臟使然?願聞其故。
岐伯曰:不得臥而息有音者,是陽明之逆也,足三陽者下行,今逆而上行,故息有音也。陽明者,胃脈也,胃者,六腑之海,其氣亦下行。陽明逆,不得從其道?故不得臥也。下經曰:胃不和,則臥不安,此之謂也。
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,此肺之絡脈逆也,絡脈不得隨經上下,故留經而不行,絡脈之病人也微,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。
若起居如常而呼吸有聲的,這是由於肺之脈絡不順,絡脈不能隨著經脈之氣上下,故其氣留置於經脈而不行於絡脈。但絡脈生病是比較輕微的,所以雖呼吸不利有聲,但起居如常。
夫不得臥,臥則喘者,是水氣之客也。夫水者,循津液而流也,腎者水臟主津液,主臥與喘也。
若不能安臥,臥則氣喘的,是由於水氣侵犯所致。水氣是循著津液流行的道路而流動的。腎是水臟,主持津液,如腎病不能主水,水氣上逆而犯肺,則人即不能平臥而氣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