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帝問曰:升降不前,氣交有變,即成暴郁,余已知之。何如預救生靈,可得卻乎?
岐伯稽首再拜對曰:昭乎哉問!臣聞夫子言,既明天元,須窮刺法,可以折郁扶運,補弱全真,寫盛蠲余,令除斯苦。
帝曰:五運之至有前後,與升降往來,有所承抑之,可得聞乎刺法?
岐伯曰:當取其化源也。是故太過取之,不及資之,太過取之,次抑其郁,取其運之化源,令折鬱氣;不及扶資,以扶運氣,以避虛邪也。資取之法,令出《密語》。
帝曰:遷正不前,以通其要。願聞不退,欲折其餘,無令過失,可得明乎?
黃帝問曰:剛柔二干,失守其位,使天運之氣皆虛乎?與民為病,可得平乎?
岐伯曰:深乎哉問!明其奧旨,天地迭移,三年化疫,是謂根之可見,必有逃門。
是故立地五年,以明失守,以窮法刺,於是疫之與癘,即是上下剛柔之名也,窮歸一體也。即刺疫法,只有五法,即總其諸位失守,故只歸五行而統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