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文章列表

草之三 芳草類五十六種

2016-04-09 13:15
當歸[编辑] (《本經》中品) 【釋名】乾歸(《本經》)、山蘄(《爾雅》)、白蘄(《爾雅》)、文無(《綱目》)。頌曰︰按而粗大。許慎《說文》云︰生山中者,名薜,一名山蘄。然則當歸,芹類也。在平地者名芹,生山中粗大者,名當歸也。宗奭曰︰今川蜀皆以畦種,尤肥好多脂,不以平地、山中為等...

草之二 山草類下三十九種

2016-04-09 12:56
黃連[编辑] (《本經》上品) 【釋名】王連(《本經》)、支連(《藥性》)。 時珍曰︰其根連珠而色黃,故名。 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︰黃連,生巫陽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陽。二月、八月採根。 弘景曰︰巫陽在建平。今西間者色淺而虛,不及東陽、新安諸縣最勝。臨海諸縣者不佳。 用之當布裹...

草之一 山草類上三十一種

2016-04-09 12:54
請在此輸入...甘草[编辑] (《本經》上品) 【釋名】蜜甘(《別錄》)、蜜草(《別錄》)、美草(《別錄》)、蕗草(《別錄》)、靈通(《記事珠》)、國老(《別錄》)。 弘景曰︰『此草最為眾藥之主,經方少有不用者,猶如香中有沉香也。國老即帝師之稱,雖非君而為君所宗,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。』 甄權曰︰『諸藥中甘草為君,治七十二種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,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。』 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︰甘草生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。二月、八月除日採根,曝乾,十日成。 陶弘景曰︰河西上郡,今不複通市。今出蜀漢中,悉從汶山諸地中來。赤皮斷理,看之堅實者,是抱罕草,最佳。抱罕乃西羌地名。亦有火炙乾者

草之二 山草類下三十九種

2016-04-09 12:49
黃連[编辑] (《本經》上品) 【釋名】王連(《本經》)、支連(《藥性》)。 時珍曰︰其根連珠而色黃,故名。 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︰黃連,生巫陽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陽。二月、八月採根。 弘景曰︰巫陽在建平。今西間者色淺而虛,不及東陽、新安諸縣最勝。臨海諸縣者不佳。 用之當布裹...

草之一 山草類上三十一種

2016-04-09 12:48
甘草[编辑] (《本經》上品) 【釋名】蜜甘(《別錄》)、蜜草(《別錄》)、美草(《別錄》)、蕗草(《別錄》)、靈通(《記事珠》)、國老(《別錄》)。 弘景曰︰『此草最為眾藥之主,經方少有不用者,猶如香中有沉香也。國老即帝師之稱,雖非君而為君所宗,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。』 甄權曰︰『諸藥中甘草為君,治七十二種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,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。』 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︰甘草生河西川谷積沙山及上郡。二月、八月除日採根,曝乾,十日成。 陶弘景曰︰河西上郡,今不複通市。今出蜀漢中,悉從汶山諸地中來。赤皮斷理,看之堅實者,是抱罕草,最佳。抱罕乃西羌地名。亦有火炙乾者,理多虛疏。又有

金石之四 石類下四十種

2016-04-09 12:44
金石之四 石類下四十種[编辑] 陽起石[编辑] (《本經》中品) 【釋名】羊起石(《別錄》)、白石(《本經》)、石生《別錄》。 時珍曰︰以能命名。 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︰陽起石,生齊山山谷及琅琊或云山、陽起山,雲母根也。採無時。 普曰︰生泰山。 弘景曰︰此所出與雲母同,而甚似雲母,但濃異爾。今用乃出益州,與礬石同處,色小黃黑。但礬石、雲母根未知何者是?俗用乃稀,《仙經》服之。 恭曰︰此石以白色肌理似殷 ,仍夾帶雲母滋潤者為良,故《本經》一名白石;今用純...

金石之五 鹵石類二十種,附錄二十七種

2016-04-09 12:44
金石之五 鹵石類二十種,附錄二十七種[编辑] 食鹽[编辑] (宋《嘉 》) 【校正】志曰︰元在米部,今移入此。時珍曰︰並入《本經》大鹽。 【釋名】鹺(音 )。 時珍曰︰鹽字,象器中煎鹵之形。《禮記》︰鹽,曰咸鹺。《爾雅》云︰天生曰鹵,人生曰鹽。許慎《說文》云︰鹽,咸也。東方謂之斥,西方謂之鹵,河東謂之咸。黃帝之臣宿沙 氏,初煮海水為鹽。《本經》大鹽,即今解池顆鹽也。《別錄》重出食鹽,今並為一。方士呼...

金石之三 石類上三十二種

2016-04-09 12:42
丹砂[编辑] (《本經》上品) 【釋名】朱砂。 時珍曰︰丹乃石名,其字從井中一點,象丹在井中之形,義出許慎《說文》。後人以丹為朱色之名,故呼朱砂。 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︰丹砂生符陵山谷,采無時。光色如云母可拆者,良。作末名真朱。 弘景曰︰即今朱砂也。俗醫別取武都仇池雄黃夾雌黃者,名為丹砂用之,謬矣。符陵是涪州接巴郡南,今無複采者。乃出武陵、西川諸蠻夷中,皆通屬巴地,故謂之巴砂。《仙經》亦用越砂,即出廣州臨漳者。此二處並好,惟須光明瑩澈為佳。如云母片者,謂之云母砂。如樗蒲子、紫石英形者,謂之馬齒砂,亦好。如大小豆及大塊圓滑者,謂之豆砂。細末碎者,謂之末砂。此二種粗,不入藥用,但可畫用爾。采砂皆鑿坎

金石之二 玉類一十四種

2016-04-09 12:39
金石之二 玉類一十四種[编辑] 玉[编辑] (《別錄》上品) 【校正】並入《別錄》玉屑。 【釋名】玄真。 時珍曰︰按許慎《說文》云︰玉乃石之美者。有五德︰潤澤以溫,仁也; 理自外可以知中,義也;其聲舒揚遠聞,智也;不撓而折,勇也;銳廉而不技,潔也。其字象三玉連貫之形。葛洪《抱朴子》云︰玄真者,玉之別名也,服之令人身飛輕舉。故曰︰服玄真者,其命不極。 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︰玉泉、玉屑,生藍田山谷,采無時。 弘景曰︰好玉出藍田及南陽徐善亭部界中,日南、盧容水中,外國於闐、疏勒諸處皆善。潔白如豬膏,叩之鳴者,是真也。其比類者,甚多相似,宜精別之。所以燕石入笥,卞氏長號也。...

金石之一 金類二十八種

2016-04-09 12:38
李時珍曰︰石者,氣之核,土之骨也。大則為岩岩,細則為砂塵。其精為金為玉,其毒為為砒。氣之凝也,則結而為丹青;氣之化也,則液而為礬汞。其變也︰或自柔而剛,乳鹵成石是也;或自動而靜,草木成石是也;飛走含靈之為石,自有情而之無情也;雷震星隕之為石,自無形而成有形也。大塊資生,鴻鈞爐...
項目: 1 - 10 之 95
1 | 2 | 3 | 4 | 5 >>